zhongwanxue

中脘穴

温中散寒,健脾和胃,行气化滞,升清降浊(根据其穴性,临床主要用于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胃下垂、胃痉挛、膈肌痉挛、胆绞痛、肝炎、肠道疾患等。

中脘穴

中脘穴的准确位置图

中脘穴功效与作用

中脘归属任脉,是任脉与手太阳、手少阳、足阳明经之交会穴,为足阳明胃经汇聚之募穴,八会穴之腑会。具有健脾和胃、行气化滞、升清降浊的作用。临床应用甚广,用于治疗一切腑病,尤善治胃腑疾患。

中脘首见于《针灸甲乙经》。“脘”,指胃脘;本穴位于胃脘中部,故名“中脘”,别名“太仓”“胃胺”“上纪”“胃管”“中管”。

(1)中脘是脾胃疾病之要穴,是胃之募穴,是胃之精气结聚的部位,六腑病首取下合穴与其募穴,为阳病行阴。又因该穴所处的部位正与胃部相应,故有调理胃气的作用,是治疗胃病的要穴。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;胃气主降,以降为和,若功能失司,可取中脘来调之,常用于胃痛、呕吐、吞酸、胃下垂、胃痉挛、消化不良等。脾与胃相表里,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故本穴可用于脾胃虚弱、气血亏虚所致诸疾。

临床应用无论虚实、寒热皆可选用本穴,虚证补之能补益脾胃;实证泻之能健脾化湿,理气降逆,消积和胃;寒证用灸法温中散寒,益气养血;热证针之则能清脾胃降浊热所以本穴善调理脾胃、升清降浊,为治疗一切脾胃之疾之要穴、首选穴。

(2)中脘是治痰湿之疾的要穴。《行针指要歌》曰:“或针痰,先针中脘、三里间。”中脘具有健脾导湿的作用,土旺则能治湿,土气坚凝,则水湿亦自澄清,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,积而生痰,痰居胃腑,上注于肺,故有“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”之说。若脾胃运化失常,土不生金,可见肺脏病变的哮喘、痰多、虚劳等;若脾胃生化之源不足,心失所养,或是脾虚生痰,痰湿内扰,可见心悸、失眠、胸痹、脏躁、眩晕、癫狂痫、中风等诸症。针刺中脘可健脾导湿,温中化痰,能加强运化,是治疗痰湿之疾的主穴,临床常针灸并用。

(3)中脘具有全身调整功能。五脏六腑皆禀赋于胃,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位居中州,土旺则能润泽四旁,五脏六腑的强弱,人之兴亡盛衰,无不与胃之强弱密切相关故中脘穴具有全身治疗作用,尤其对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、大病之后、中气不足等病后体弱之疾有良好的调治作用,当治疗本类疾病时针刺不宜过深,不宜用粗针,并多与灸法用之。

(4)中脘是六腑病所用之穴,为八会穴之腑会,六腑皆禀赋于胃,胃为六腑之长,中脘为胃之募穴,募穴是经气汇聚胸腹的部位,故中脘与六腑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,因而对六腑疾病有通调功能。《循经考穴编》中云中脘主治一切脾胃之疾,无所不疗。”古代名医张仲景云:“此穴为腑会,故凡腑病者,当治之。”六腑属阳,中脘在腹部,腹部属阴,所以有六腑病取之中脘,屈于针灸中的“阳病治阴”,也叫“从阴引阳”临床除胃部疾病,还可用于肠道、胆道疾患等。

(5)中脘用于治疗肢体疼痛。因其中脘穴能健脾胃化湿浊,故时用于痰浊流注肌肉、关节引起的肌肉关节肿痛(如膝关节痛、踝关节痛、跖趾关节痛等)及痰浊湿邪蕴结引起的胸闷胸痛、胸背作痛、腰背作痛等。

中脘穴主治

脾胃疾患、神志疾病、哮喘

(1)胃部疾病:胃痛,胃胀,呕吐,呕血,吞酸,消化不良,胃扩张,胃下垂。

(2)其他腑病:泄泻,痢疾,便秘,便血,腹胀,肠鸣,黄疸,胆囊炎,肝炎,胰腺炎。

(3)痰疾:眩晕,中风,癫痫,咳嗽,气喘,水肿。

(4)虚证及慢性病:如病后体弱,中气不足,慢性疾病,糖尿病,痿证等。

(5)其他:如失眠,前头痛,脱发症,冻疮,夜啼,胸痹等。

中脘穴的准确位置

在上腹部,脐中上4寸,前正中线上。在前正中线上,剑胸结合与脐中连线的中点。

直刺1〜2寸,以平补平泻法为常用。宜灸,是临床常用灸穴。

中脘穴按摩方法及功用

拔罐:用火罐留罐。

用大拇指按揉中脘约200次,或按揉3〜5分钟,用于治疗腹痛、哮喘等疾病。

中脘穴配伍及功效作用

哮喘:中脘配膻中、天突、丰隆。

(1)中脘配内关、足三里治疗各种胃病。

(2)中脘配天枢、上巨虚、足三里治疗泄泻。

(3)中脘配阴陵泉、至阳、腕骨、三阴交利湿退黄。

(4)中脘配关元、足三里、三阴交治疗各种慢性疾病。

(5)中脘配丰隆、阴陵泉治疗一切痰湿之疾。

(6)中脘配天柱治疗颈项痛。

(7)中脘配身柱治疗胸背痛。

(8)中脘配曲池治疗上肢痛。

(9)中脘配足三里治疗下肢痛。

(10)中脘配关元、肾俞治疗腰痛。

(11)中脘配气海治疗便血、呕血,脘腹胀痛。

中脘穴禁忌

中脘位于腹部,内有胃肠等脏器,故在针刺时应注意深度,特別对于身体瘦弱者更应注意针刺深度,以防刺及内脏。

中脘穴古籍摘要

(1)《针灸甲乙经》卷三:中脘,一名太仓,胃募也,在上脘下一寸,居心蔽骨与脐之中,手太阳、少阳、足阳明所生,任脉之会,刺入一寸二分,灸七壮;卷十:溢饮胁下坚痛,中脘主之。

(2)《肘后歌》:伤寒腹痛虫寻食,吐蛔乌梅可难攻,十日必定死,中脘回还胃气通。

(3)《百症赋》:中脘主乎积痢。

(4)《行针指要歌》:或针痰,先针中脘、三里间。或针吐,中脘、气海、膻中补;翻胃吐食一般针,针中有妙人少知。

(5)《医宗金鉴》:上脘奔豚与伏梁,中脘主治脾胃伤,兼治脾痛疟痰晕,痞满翻胃尽安康。

(6)《玉龙赋》:脾虚黄疸,腕骨、中脘何疑。

(7)《灵光赋》:中脘下脘治腹坚。

(8)《玉龙歌》:脾家之症有多般,致成翻胃吐食难,黄疸亦须寻腕骨,金针必定夺中脘。

(9)《针灸大成》卷七:主五膈,喘息不止,腹暴胀,中恶,脾疼,饮食不进,翻胃,赤白痢,寒癖,气心疼,伏梁,心下如覆杯,心膨胀,面色痿黄,天行伤寒热不已,温疟先腹痛,先泻,霍乱,泻出不知,食饮不化,心痛,身寒,不可俯仰,气发噎。

(10)《黄帝明堂经》:中脘,主心下坚,胃胀,心痛身寒,难以俯仰,气积,腹胀不通,寒中伤饱,消化不良,小肠有热,尿赤黄,溢饮,胁下坚痛。霍乱,泄出却不向知,先取太溪,后取中脘。

(11)《千金翼方》:中管(中脘)、建里二穴,皆主霍乱肠鸣、腹痛胀满。

(12)《针灸聚英》:便血,灸中脘、三里、气海等穴。

(13)《杂病穴法歌》:水肿水分与复溜,胀满中脘三里揣。

(14)《卧岩凌先生得效应穴针法赋》:期门罢胸满血臌而可已,应在中脘;抑又闻心胸疼求掌后之大陵应在中脘。